介绍:
该鱼尾狮像坐落于市内新加坡河畔鱼尾狮公园内,是新加坡的标志和象征。塑像高8.6米,狮子头顶部长2.3米、宽1.7米,身重40吨,主体为钢混结构,面层饰以白色水磨石,由雕刻家林浪新先生和他的两个孩子在1972年5月完成。鱼尾狮像是新加坡的城市地标,从1997年沿用至今。
病害:
1) 空鼓开裂
鱼尾狮像是钢混结构,常年放置于室外,热膨胀系数高,经新加坡专业机构检测,鱼尾狮本体存在大量空鼓,水磨石表面布满长宽不均匀的裂隙。
2) 滋生真菌
鱼尾狮雕塑在第二次迁移后被放置在海边,长期受到海水冲刷,滋生海藻,海藻不断生长死亡,海藻躯体粘在雕塑表面,污染原有颜色。鱼尾狮嘴喷出的水是直接从海里抽出,出水口在工作时有滴淋情况,海藻在滴淋区域不断生长死亡,形成一块黑疤。
保护设计:
MEAK consulting
所用到的德赛堡材料:
1) 清洁膏
清洁雕塑表面真菌痕迹。
2) 杀菌剂
杀灭真菌,渗透型材料,在未被冲刷情况下可以长时间保护雕塑不滋生真菌。
3) 微米石灰注浆料
无水泥、低收缩的无机粘合剂,开裂人造石材的注浆粘结。
4) 增强剂
采用无水酒精稀释后渗透轻微增加面层强度。
5) 憎水保护剂
溶剂型有机硅, 高效,耐久
6) 文保专用凝胶
新加坡鱼尾狮雕塑本体修缮保护修复前照片:

新加坡鱼尾狮雕塑本体修缮保护修复后照片:
